当前位置 : 首页 > 三大建设 > 平安漾濞
漾濞县:以“三访三化”为抓手践行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
  • 时间:2024-04-11 56:08
  • 来源:漾濞政法
  • 作者:何利宾
  • 字体:【


为不断推进基层治理,切实打造“共建、共商、共治、共享”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,让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漾濞实践取得实效,全县以党建为引领,将“三访三化”作为工作抓手,全力推进以自治、法治、德治为主的“三治融合”治理模式,紧盯“社会治理”这个主题,全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因子在漾濞落地生根。领导接访实效化,突出法治权威。不断强化干部作风建设,杜绝“门好进、脸好看、事难办”及“旋转门”的情况发生,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,由常委班子带头,认真践行“四下基层”,定期进行接访并实行领导包案制度,针对群众反映问题,能现场解决的现场办结,不能现场解决的限时办结,复杂信访问题分步骤办理,确保群众诉求渠道畅通。在此基础上,结合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,将信访矛盾主体作为普法工作重点,由政法系统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各普法工作队队长,将普法工作融入到问题化解全过程,以事普法,强化群众法治理念的培育,将集中式普法与针对性普法相结合,既做好面上的宣传,又强化点上的作用,逐步转变部分群众“信访不信法”的意识,强化法治在基层治理中的根本作用。

干部下访规范化,深化德治引导。结合“书记院坝(楼宇)协商会”等载体,在宣讲好政策法规的同时积极倾听群众诉求,在政策范围内尽力解决合理诉求,同时,实行逐级包保制度,对全县9个乡镇66个村(社区)进行全覆盖挂钩帮扶,在帮助村级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,将挂包工作人员纳入村级网格管理,主动融入到接访及调解事项当中去,并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联系方式在村级进行公示,让群众遇事有人管,办事少走路。在日常工作中,注重群众德治观念的引导,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以“最美家庭”、“五好家庭”、“道德模范”评选为抓手,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,用“家常话”把易风移俗、人居环境整治、殡葬改革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讲到群众心里,并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。通过从“上访”到“下访”的模式转变,增进干群关系,以“下访”打通“连心桥”,提升德治在基层治理中的先导作用。

党员走访常态化,强化自治推动。在全县搭建了五级网格体系,构建全科网格659个,配备网格员1557名,将党员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威望较高的群众吸纳入队伍担任网格员,并对网格员进行全员培训,明确职责任务,逐步构建“一网统管”的网格治理模式,让党员群众情况熟、底数清的优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。同时,由县委政法委牵头,建成县级智慧化中心1个,乡村两级综治服务中心(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)76个,在社会治理中强化科技手段运用,通过“人防+技防”结合的治理模式,进一步助推治理成效。网格队伍的建立,让群众的角色实现从服务对象到管理者的转变,进一步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,将“要我干”转换为“我要干”,强化主体作用发挥,推动自治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作用。

通过不断探索,全县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已基本形成,在实际工作推动中,为各项工作推动提供了充分保障,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。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,全县连续68个月命案“零发生”,连续19年实现“无毒县”创建成果,连续38个月“两抢”案件零发生;矛盾纠纷问题得到充分化解,信访问题下降趋势明显,2023年瓦厂乡获评云南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;群众意识逐步转变,公益性活动参与人数逐年增多,群众热心公益事业的意识显著增强,涌现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任国富、“云南健康卫士”张智娟等一批先进典型;自治成果初步显现,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,近年来通过群众“书记院坝(楼宇)协商会”、“干部规划家乡行动”、“协商在基层”等平台参与讨论决策村内集体事宜逐年增多,参与家乡管理、推动家乡发展的主动性愈发明显,2023年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为97.06%,群众安全感、满意度进一步增强。